“五月五,過端午;掛菖蒲、帶香包;粽香濃、撒白糖,龍舟下水喜洋洋……”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,在這個飽含文化韻味的節日里,幼兒園的老師都會帶孩子們開展“粽”意滿滿的活動。
那么,除了包粽子、講屈原的故事,還可以和孩子一起開展什么游戲呢?在內蒙古包頭市兒童家園,曹慧老師帶孩子們組織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搭建龍舟活動,孩子們有哪些精彩表現?讓我們一睹為快!
01
我的龍舟我來設計
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和感受端午節的文化內涵,本周,我帶領大一班的小朋友們開展了“濃情端午”的主題教學活動。在活動中,孩子們對龍舟產生了很大的興趣。
于是,我在課堂上和孩子們細致講解了龍舟的紋路、造型、結構等,并通過圖片、視頻等方式,全面直觀地讓他們對龍舟有了初步的認識。
龍舟小知識
龍舟由龍頭、龍身和龍尾三個部分組成。龍頭作為船頭翹得很高;龍身作為船身,顯得又細又長,表面還有像魚鱗一樣的花紋作為裝飾。紅色、黃色、綠色的龍舟色彩鮮艷,花紋精美,十分神氣威風。
了解到龍舟的結構和相關科普知識后,孩子們開始嘰嘰喳喳地分享著自己對龍舟的認識。
“龍舟好漂亮!”
“龍舟和我們平時看到的船好像不一樣!
“我在奧運會比賽中看到過賽龍舟!
“我也好想劃一下龍舟呀!”
……
看著孩子們的興致很高,我對他們說:“既然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,不如畫一畫自己心中的龍舟吧!”
孩子們三三兩兩自由分成三組,并推選姚佳奇、解超?、王斯琴塔娜擔任三個組的小組長。在小組長的帶領下,孩子們發揮天馬行空的創意開始設計龍舟,不一會兒,設計圖新鮮出爐!
02
我的龍舟我來搭建
戶外游戲時間開始啦,在組長的安排下,孩子們共同制定了此次游戲的行動計劃,依次搭建龍頭、龍身和龍尾等。三組隊伍摩拳擦掌,準備搭建出最漂亮的龍舟。
孩子們拿著設計圖來到戶外游戲區處,立馬就被眼前的材料所吸引,他們紛紛從收納柜里取出想要的材料,開始構思自己的建構作品。
每組孩子心中都有一條獨一無二的“龍舟”,通過一塊塊積木,寄載了心中對端午節的無限情絲。瞧!孩子們的搭建開始了,他們有的負責搭建,有的負責拿材料,分工合作,操場上呈現了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。
在游戲的過程中,孩子們也出現了很多問題,如龍頭不穩,龍身容易塌等,但是他們沒有放棄,不斷嘗試。經過多次探索,孩子們的游戲經驗不斷積累,他們逐步掌握了平鋪、延長、圍合、架空、穿過、蓋頂、間接壘高等建構技能,大大小小、形狀各異的低結構材料在他們手里操作起來也更加熟練。
經過小小建筑師們一番有條不紊的“工作”后,龍舟終于搭建成功,一起來看看孩子們新鮮出爐的作品吧~
△我們的龍舟又穩又結實
△坐好!我們的龍舟正向大海駛去
△我們的龍舟最漂亮
游戲結束后,安云灝、張藤瀟、呂向霖三位小朋友分別代表本組進行分享,介紹本次建構游戲活動的設計思路、材料的選擇以及游戲活動中的經驗。
03
我的龍舟我來“舞”
龍舟活動是多人合作的比賽項目,需要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完成比賽。搭建完成后,孩子們跑過來和我說:“曹老師,我們的龍舟搭建完成了,我們一起來玩劃龍舟的游戲吧!边@可真是一個好建議。
在準備音樂的時候,孩子們按組準備好,一人當舵手,一人敲鼓助威,其他人當橈手。伴隨著歡快的音樂,孩子們有節奏地前后用力劃船,在陣陣歡笑聲中,他們也更加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。
戶外活動時間結束了,只見孩子們有序地開始了“拆除”工作。相同的材料堆放在一起,再集中運送到收納框整齊碼放好。不一會兒工夫,操場上就變得和之前一樣空曠整潔了。這個過程中,大家邊干活邊熱鬧地討論著,約定好了下一次的建構主題。
活動過后,億童培訓師方敏老師和韋茹園長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細致指導,幫助教師全面了解在戶外建構活動開展過程中的注意事項、如何把握介入時機、怎樣引導幼兒深入學習等,也為下一步更好地開展游戲活動奠定了基礎。
教師感悟
通過本次建構游戲活動的開展,不僅促進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及創造性思維的發展,而且讓幼兒體驗到自己與同伴共同搭建的快樂感、成功感,同時也讓老師們看到了幼兒的另外一面。
從孩子們的建構之旅中,我深切地感受到孩子們的無限潛能,從最初的有點小擔心,到最后放手讓孩子們自己組織。在這期間,我的觀念也發生了改變:作為老師,有時候放手將權利還給孩子,他們往往會帶給我們無限驚喜。
今后,我將給孩子們更多的游戲空間,相信孩子們是有能力、有自信的溝通者和學習者,他們可能通過互學、互助、互動,獲得更多經驗的提升。讓我們一起期待孩子們下一次更精彩的表現吧!